(一)心理社会因素不是所有人都存在明确的心理社会因素,但这是我们真正能够进行预防和调节的患病因素。
1、有些人天生容易紧张、恐惧、警觉性高;
2、惊恐发作可能是压抑在潜意识的创伤,外在情景因素刺激有关;
3、对事物有非理性认知;
(二)生物学因素
1、遗传同病率为一般人群的10-30倍
2、大脑神经递质发生异常精神疾病不是简单的心理问题,而是大脑发生了器质性病变导致的。
因此要 采取药物、心理、物理等结合的心理援助方案,才能真正得到妥善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