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持续地心脏跳得特别快,胸口很紧,整个人几乎不间断地处于惊恐状态;
(我的感受是:恨不得把心脏挖出来让它安静一会儿。)
2.持续失眠,每天晚上睡眠只有3-5小时;
3.惊恐到全身湿透、四肢发麻、甚至出现濒死感,但是去医院检查心脏没有器质性病变。
4.出现躯体化和泛化。
躯体化表现为控制不了自己的身体;
泛化表现为就是一些自己都觉得与最初引起焦虑和紧张的信息完全不相关的信息也会刺激个体惊恐发作;不能理解自己在紧张和害怕什么;
5.长达数月有以上表现。
焦虑症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焦虑症(anxiety),又称为焦虑性神经症,是神经症这一大类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可分为慢性焦虑,即广泛性焦虑(generalized anxiety)和急性焦虑,即惊恐发作(panic attack)两种形式。主要表现为:无明确客观对象的紧张担心,坐立不安,还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症状,如心悸、手抖、出汗、尿频等,及运动性不安。注意区分正常的焦虑情绪,如焦虑严重程度与客观事实或处境明显不符,或持续时间过长,则可能为病理性的焦虑。
临床表现
1.慢性焦虑(广泛性焦虑)
(1)情绪症状 在没有明显诱因的情况下,患者经常出现与现实情境不符的过分担心、紧张害怕,这种紧张害怕常常没有明确的对象和内容。患者感觉自己一直处于一种紧张不安、提心吊胆,恐惧、害怕、忧虑的内心体验中。
(2)植物神经症状 头晕、胸闷、心慌、呼吸急促、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等躯体方面的症状。
(3)运动性不安 坐立不安,坐卧不宁,烦躁,很难静下心来。
2.急性焦虑(惊恐发作)
(1)濒死感或失控感 在正常的日常生活中,患者几乎跟正常人一样。而一旦发作时(有的有特定触发情境,如封闭空间等),患者突然出现极度恐惧的心理,体验到濒死感或失控感。
(2)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同时出现 如胸闷、心慌、呼吸困难、出汗、全身发抖等。
(3)一般持续几分钟到数小时。发作开始突然,发作时意识清楚。
(4)极易误诊 发作时患者往往拨打“120”急救电话,去看心内科的急诊。尽管患者看上去症状很重,但是相关检查结果大多正常,因此往往诊断不明确。发作后患者仍极度恐 惧,担心自身病情,往往辗转于各大医院各个科室,做各种各样的检查,但不能确诊。既耽误了治疗也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头晕头疼
总之焦虑症的表现和症状包括持续的心情紧张不安、会对未来的事情产生不好的想象、老是怀疑最坏的结果会发生、没有明确指向的担心,同时伴有心跳加速、心慌、坐立难安、来回走动等。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头晕头痛、心律不齐、发抖、乏力、腹痛、腹泻等表现。针对焦虑症需要进行心理和药物两方面的治疗。
焦虑症对身心伤害极大,需要早发现、早治疗,可以通过焦虑自评量表进行测评。焦虑自评量表测评(SAS),需要注意焦虑症状的临床分级,除自评量表分值外,主要还应根据临床症状进行具体分析。
焦虑症目前治愈几率非常大,具体治疗周期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医生或心理咨询师给予的具体方案而定,一般为长期治疗。若有需要也可以预约咱们平台心理咨询师。
通过焦虑症的表现和症状最常用的心理治疗包括认知治疗、行为治疗或认知行为治疗等,向患者讲解与焦虑有关的知识及相关躯体疾病的知识,帮助患者明确病因、诱因,确定影响因素,学习控制焦虑症状的简便方法等,既有直接治疗作用,又能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此外运用行为治疗如放松训练、系统脱敏等处理焦虑引起的躯体症状,也有一定疗效。通过生物反馈训练使患者放松,可以减轻焦虑。总体来说心理治疗的关键是增强支持因素,减少不利因素,处理焦虑反应引起的各种心身反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