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璐、盛兴汝、林 丽、徐 叶、李学智 ( 1 济宁医学院精神卫生学院,济宁 272013; 2 曲阜市第一中学,曲阜 273199)
摘要 目的探讨高中生人格特质、睡眠状况与焦虑的关系。方法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 EPQ-RSC) 、睡眠状况自评量表( SRSS) 和广泛性焦虑量表( GAD-7) 对 3 所高中 1300 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高中生焦虑的总检出率为 43.6%; 在年级、性别、独生子女变量上,高中生焦虑均无显著差异( F = 1.62,P> 0.05) ; 3 所学校的高中生焦虑情况无显著差异( F= 2.65,P>0.05) ;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焦虑与人格特质各维度、睡眠总分均存在相关,睡眠总分也与人格特质各维度间相关;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人格特质中的精神质、神经质对焦虑有影响。结论 人格特质中的精神质和神经质得分越高,即精神质、神经质倾向越严重,高中生焦虑水平越高; 高中生焦虑与 SRSS 总分存在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高中生; 人格特质; 睡眠状况; 焦虑
高中阶段是青少年身心发育和成熟的关键期,也是心理冲突问题的高发期。升学、家庭期望等因素带来的心理压力和负担会对高中生的睡眠状况及焦虑情绪造成一定影响[1]。焦虑是一种普遍的复杂的情绪感受,也是影响高中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2-4]。焦虑与人格关系密切,不同人格特质的学生对同一事件有不同的反应,其焦虑倾向也具有差异[5-6]。焦虑与睡眠问题也具有密切联系,而睡眠质量问题普遍存在于高中生群体中,影响着高中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及身心健康[7-8]。本研究预了解鲁西南高中生的焦虑状况,探讨人格特质、睡眠状况与焦虑的关系,有助于学生正确应对焦虑,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文采用了方便取样的方法,在 2021 年 3、4月份对鲁西南 3 个高中的 1300 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济宁县区某中学 1 所,枣庄市某中学 1 所,菏泽县区某中学 1 所,年龄( 16.70±0.95) 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筛选,共发放 1300 份问卷,剔除无效问卷,剩余为有效问卷,有效率为 91. 77%。其 中,487 名( 40.8%) 男生,695 名( 58.3%) 女生,性别缺失 11 人; 高一 411 人( 34. 5%) ,高二 412 人 ( 34.5%) ,高三 370 人( 31.0%) ; 独生子女 243 人 ( 20.4%) ,非独生子女 947 人( 79.4%) ,信息缺失 3 人。本次调查尊重了调查对象的知情权,遵循研究的伦理学原则。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1) 人口学情况调查表。该问卷
采用自编人口学情况调查表,内容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等问题。 2) 广泛性焦虑量表( GAD-7) [9]。共有 7 个项目,采取 4 级评分的方法,把没有、有几天、一半时间以上、几乎每天,依次计分为 0、1、2、3 分,总分为0~21 分,无焦虑得分为 0~4 分、轻度焦虑得分为 5 ~9 分、中度焦虑得分为 10 ~ 14 分、重度焦虑得分为 15 ~ 21 分,GAD 总分越高则表明焦虑症状越严重。信度 γ = 0.87; 效度 γ = 0.85。 3) 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 ( EPQ- RSC) [10]。由 4 个分量表组成,分别为内外倾量表( E) 、精神质量表( P) 、神经质量表( N) 以及掩饰性量表( L) ,每个分量表都为 12 个项目,总项目有 48 个,有正向计分和反向计分两种计分方式,回答“是”计 1 分,回答“否”计 0 分,为正向计分方式,反之则为反向计分方式。E、N、L 量表信度在 0.74 ~0.78,P 量表信度在 0.54~0.60,信度较好。 4) 睡眠状况自评量表( SRSS) [11]。共 10 个项目,10 个项目均采用 5 级评分的方式( 1 ~ 5) ,一个项目为一个因素,每个项目的得分越高,说明该项目的睡眠问题越严重。总分范围在 10 ~ 50 分,总分较低,表明睡眠问题就比较少; 总分较高,说明存在比较多、也比较严重的睡眠问题。信度 γ = 0.64;效度 γ = 0.56。 1.2.2 调查方法 由研究员向调查对象发放问卷,采用统一指导语向调查对象说明调查意义、目的以及填写方法,并向其承诺保密。对有疑惑的受试者可提供中性、非提示的言语解答。所有调查对象均在自愿、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参与问卷填写。研究员当场收回问卷。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分析工具 SPSS22.0 对原始数据录入后,使用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 t 检验、多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进行检验。P<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高中生焦虑、人格特质以及睡眠状况
焦虑总分在不同性别、年级以及独生子女变量上均无差异。人格特质的精神质与神经质 2 个维度在性别上有显著差异( P<0.05) ; 内外倾、精神质及掩饰性 3 个维度在独生子女变量上有明显差异( P<0.05) ; 掩饰性在年级上的差异显著( P<0.05) 。 SRSS 总分在性别、年级上有明显差异,在独生子女变量上无统计学差异。见表 1。
2.2 不同学校高中生焦虑情况
3 所学校的高中生焦虑情况无差异( F = 2.65, P>0.05) 。
2.3 人格特质、睡眠状况与高中生焦虑的相关性
高中生焦虑得分与人格特质的 4 个维度之间相关,其与精神质、神经质存在正相关,而与内外倾、掩饰性呈负相关。高中生焦虑得分与 SRSS 总分存在正相关。SRSS 总分与人格特质也存在显著相关,其与精神质、神经质呈正相关,而与内外倾、掩饰性呈负相关。
2.4 高中生人格特质对焦虑的影响作为自变量的是人格特质,而焦虑总分为因变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示人格特质中的精神质、神经质共解释了焦虑的 39.0%,即精神质和神经质对焦虑有影响。
3 讨论
大学生面临繁重的学习压力和生活压力,易出现焦虑。很多研究显示,睡眠质量与焦虑有一定关系[12]。而探讨人格特征与焦虑的研究较少,尚无针对高中生睡眠质量、人格特质与焦虑三者关系的研究。基于此,本研究首次运用人口学情况调查表、广泛性焦虑量表等方法来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调查发现,有 43.6%的高中生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问题,说明高中生心理健康情况依然不容乐观。本文结果显示,高中生焦虑状况在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上无统计学差异,这与已有的研究结果一致[13-14]。本次调查显示,发现三个学校之间学生焦虑水平差异不显著。在相同压力条件下,有的人焦虑倾向比较表现明显,而另一些人却相反[15]。有研究表明神经质与焦虑呈正相关[15]; 近几年的研究也发现焦虑与艾森克人格问卷的 P( 精神质) 、N( 神经质) 2 个维度呈正相关[16],护生的不同焦虑程度在精神质与神经质 2 个维度上有显著差异,焦虑水平越高,精神质和神经质得分越高[17]。本研究进行皮尔逊积差相关分析,也得出一致的结论,即高中生焦虑与精神质和神经质两个人格维度间呈正相关。一项关于贵州 462 名初中生进行的研究报告指出,不同年级的学生焦虑存在差异,人格特质和焦虑有相关性,神经质与焦虑有正相关,其他 3 个维度与焦虑有负相关[18]。而本研究中精神质与焦虑呈正相关,与其结果不一致,可能是研究对象不同造成的差异。本研究中内外倾和掩饰性与焦虑呈负相关,高中生越倾向于外向,掩饰性越高,焦虑则不容易发生,这与以往的研究大致相同。前人研究中外向性与学业焦虑及其各维度均呈负相关[19]。睡眠质量不仅影响着人们日常的行为效率,也直接影响着个体的身心健康[20]。有研究表明,焦虑水平和总体睡眠质量之间呈正相关[21],睡眠状况与学生的学习焦虑也呈正相关[8]。还有研究表明不良情绪是睡眠质量问题重要的预测因素[22]。一项使用匹兹堡主观睡眠质量指数( PSQI) 和中学生焦虑敏感量表( ASQ) 在山西长治市对高中三个年级 315 名学生进行的研究表明,焦虑敏感的总分和睡眠质量的总分及其 7 个维度间存在正 相关[23]。本文结果显示,焦虑和总体睡眠状况存在正相关,焦虑总分越高,则睡眠总分也越高,说明焦虑越严重,睡眠也存在较严重的问题,这与以往研究有一致性。另外,总体睡眠状况和人格特质的精神质与神经质呈正相关,和内外倾与掩饰性呈负相关。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可知,人格特质中的精神质、神经质对焦虑有影响,表明高中生人格特质中精神质、神经质倾向越严重,焦虑水平也越高。综上所述,有效预防高中生焦虑的发生与发展,不仅要关注并尽可能减少高中生的压力来源,还要关注高中生的内在心理与认知,即对事件的正向看法与态度[24],增强高中生对生活压力事件的应对能力,降低高中生焦虑的发生,并不断加强其自身心建设。
4 小结
本研究详细阐述了高中生人格特质、睡眠状况与焦虑之间的关系问题,可以帮助学校和家庭了解高中生焦虑的相关因素,对于有精神质和神经质倾向的学生予以注意,关注高中生的睡眠状况,以防出现严重的睡眠及焦虑问题,这对维护高中生心理健康有着重要意义。